第132章不喜欢 (第2/2页)
但朱元璋不知道的是,他们老朱家根本不会管理金融。
在历史上,大明宝钞发行泛滥。
导致以后的大明宝钞不得不废弃。
现在的大明宝钞,大多数的百姓都很抵触。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大明宝钞实在是在百姓的心目中没有信心。
毕竟自古以来,百姓都是一金银铜为货物铆定。
在离开这些可以传承几十代人的硬通货面前,纸币就显得很没有拥有的价值。
百姓又不是傻子。
他们很清楚大明宝钞的价值。
对金融很不懂的朱家,会滥发行大明宝钞。
这是历史上已经明确记载了的历史。
所以,张松在现在也很不喜欢兑换大明宝钞。
大明宝钞由此可见在老百姓的心里根本没有地位。
制作大明宝钞的纸张,岂能是那么容易的呢?
这个很难……
所以,在张松的心中,他早就已经有了一个计划。
首先的计划是种植长绒棉。
这个棉纸是做纸币的最好材料。
没有长绒棉的话,制作出来的大明宝钞很不好。
故此,张松提出种植长绒棉。
长绒棉种植地是北方的沙漠之地。
这里还是蛮荒不能再蛮荒的地方。
现在的大明,还没有控制北疆。
所以,路漫漫修远兮……
在张松六合县衙门。
现在的站施工很是有限地走在县衙的路上。
他在视察六合县的工作。
走着走着,他看向河边的建筑。
这里很是莺歌燕舞。
就问身边的随从赵武。“这里是什么地方?我怎么三个月不见,就有这种场合了?”
“回禀大人,这里是秦淮河歌妓院。就是有钱人的消金窟。”赵武说得很含蓄。
下意思的是在告诉张松,这里是花街柳巷。
这种地方,是男人最喜欢的地方。
要问天下什么钱最好赚?
那自然是这样的钱了!
这样的钱在张松看来,是天底下最为肮脏的钱。
他看向赵武道:“这应该是我们六合县的管辖下吧?”
“对的大人!可这些地方关乎的可是大明权贵们的利益。您不会想从这里下手吧?”
赵武很担心张松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县令会对这些权贵们下手。
那样的话,他这个县令也就做到了头。
自古以来,作为下级官员,巴结上级还来不及呢。
怎么可能做那些得罪权贵的事情呢?
做出得罪权贵事,那会被人称之为傻子。
张松看见这些进进出出的客人,心中就在盘算。
我早就计划这里修建好吃一条街。
没有想到被人捷足先登。
这可是我六合县的地盘。
我六合县的人应该享受其利益。
怎么能让给权贵?
于是对赵武道:“你带三班衙役来,我想调查一下这些勾栏之地。”
在大明,妓院被称之位勾栏。
这种钱,对于大明权贵来说,可谓是日进斗金。
作为利益者,当然不会放过这种能赚钱的机会。
大明现在禁止贩卖茶盐。
权贵们不能弄到钱,于是就把主意打到了这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