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人才是发展需要 (第2/2页)
经过张松亲自考核,一共选拔五十多个人。
“欢迎诸位加入六合。将来为六合添砖加瓦就靠你们了。”
张松当然还选拔了一批儒家学者,目的就是在来年开春之后,将他们输送到自己在海外建造的那块飞地。
他想把这个地方建成一个富饶的海外国家。
摆在朱元璋面前的事,他的子孙会赢越来越多,而这些子孙全部都会被封为王。
这些越来越多的王,将会成为大明国库负担。这样的话会加重大明的税收。
变相的将会让老百姓来出这一份银子。
放松,当然的,还想做一件事情就是改革大明宝钞。
朱元璋所发行的大明宝钞很容易被仿制。
他想使用现代此的纸币技术。
只要使用上这种纸币技术,相信整个大明来自现在的整个世界,也没有谁能够仿制出来。
纸币和金银只不过是一种货币代码而已。
取决于这种东西的珍贵程度。
以及百姓对他的信任。
只有这两种需求达到,哪怕是一枚树叶,也可以当成货币来交易。
所以说在这个年末,他想写一本奏折递交给皇帝。
毕竟纸币容易携带。
这样可以加大金钱的便捷性和流通性。
张松之所以不予余力的想要改革大明早操,主要是他目前已经认识到之前的想法大错特错。
之前他觉得金子银子这些东西才是硬通货。
却没想到金子银子完全不便捷。
随身携带很有重量。
不过他还要做的是将存在澎湖岛的金银全部运回到六合县。
这个秘密的任务交给了小黑去做。
停靠在江边的那些金子和银子,他觉得找一个机会献给朱元璋,以缓解大明的经济状况。
现在整个大名农作物欠收。
间接的影响了税收,所以说目前的朝廷财政非常的困难。
在人才招聘成功之后开了一个欢乐的会议。
这是年终的时候,为了提高他们的感觉而举办的,当然这场宴会在张松的湖底捞火锅店举行的。
这些知识分子大多数是穷困潦倒的人。
对他们而言,能在这种高大上的地方吃饭,简直是做梦都难以想到的事情。
在这里吃一顿饭,能够提高他们的荣耀感和使命感。
张松也将这些人才全部分到县衙各个部门。
农业部门大约有二十多个人才,为什么农业人才会这么多?主要是近几千年,华夏都是以农业为主。
所以说农业人才比较多……无可厚非。
接下来的就是手工业包括瓷器。
他考察了六合山这个地方非常适合烧制陶器。
陶瓷对于外国而言,比金银铜都高大上。
外国贵族都以有中国瓷器而自豪。
因此开通海上贸易之后,将这些瓷器销售到西方绝对能够赚取大把大把的银子。
与之同时的还能够发展中国的海航。
毕竟贸易需要坚船利炮去保护,没有坚船利炮,除了那个人看不起之外,还会被海盗洗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