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真相 (第2/2页)
"我猜的。"夏侯纾一边回应,一边在脑海中仔细搜寻着当日红螺与邻院交涉的情景,"当时我与母亲栖身的禅院隔壁,住着一位姓江的夫人。不过她很少在院中走动,所以我们并未有机会相识。后来,寺里的僧人告诉我,她是与另一位李夫人一同前去的,然而她们似乎产生了分歧,导致李夫人提前离去,结果遭遇了不幸。"
“那并不是意外。”独孤彻突然道。
“不是意外?”夏侯纾反复思考着这句话,心中有些不安,她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独孤彻苦笑道:“朕也是后来才知道,给朕送信的其实是李氏。李氏与江氏是相交多年的好友,感情深厚,也是宫里同一批放出去的老人。她们结伴去护国寺就是为了避人耳目。江氏得知李氏约了朕见面,两人才发生了争执。当日李氏佯装要下山,其实是想换个地方接头,不料遇上的山体滑坡。但是,她本可以不死的。”
夏侯纾似乎有点听明白了:“你的意思是,李氏她是遇害了?”
独孤彻严肃地点了点头,认真道:“当时李氏乘坐的马车确实被突然落下来的泥石流冲翻了,落入悬崖,但是她提前跳下了马车,只是受了些惊吓和皮外伤。寺里的僧人一直说找不到她的尸体,那是因为朕的人先找到了她。她是死于刀伤,浑身上下一共三处,致命伤在胸口。”
“怎么会是这样……”夏侯纾愕然。
“遇见你的那天,朕又收到了一封密信,密信中约朕在护国寺后山的竹林里见面。”独孤彻接着说,“朕当时感到有些奇怪,所以带了褚黎安一起去。然而,等待在那里却是一群刺客。”
夏侯纾立马邹紧了眉头,疑惑道:“可是李夫人不是已经死了吗?那后来约你见面的人又是谁?”
“是江氏。”独孤彻说,“江氏模仿了李氏的笔迹给朕送的信。朕也想看看到底是谁在背后捣鬼,所以就去了。”
“她们为何要约你见面?”夏侯纾继续追问。
“因为阿蕴。”独孤彻一字一顿地说,“只有她们知道阿蕴的事。”
"阿蕴?"夏侯纾重复着这个名字,隐约觉得想在哪里听过。可是宫中似乎没有谁的名字里面有这个字。忽然,她脑中灵光一闪,立马就想起江氏供出来的案子,随即联想起了已故的萧皇后。萧皇后的闺名就叫萧蕴。她顿时来了兴致,追问道:“陛下说的可是福乐公主的生母萧皇后?”
独孤彻再次点了点头,极为不忍地说:“当年阿蕴突然离世,朕就有所怀疑,可当时所有替阿蕴看诊的太医都说她是产后气血两亏,油尽灯枯而亡。而李氏却在临终前告诉朕,阿蕴是中了毒。”
夏侯纾的心跳瞬间漏了半拍。关于萧氏皇后的死因,宫中一直传言她是在戾太子之乱时受到惊吓,导致难产,伤了身体,以至于长时间无法治愈,最终在封后大典的前一天病逝。然而,她还是长青门的密使时,曾听过另一种传言,说是萧皇后被人所害。至于真正的死因,至今没有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独孤彻对萧皇后的感情极深。他不仅在萧皇后死后追封她为惠淳皇后,还虚置后位多年,即便他在宫中已经有了许多红颜知己,也不愿意再立新后。
“陛下说萧皇后是中了毒,可是中毒之人的症状非常明显,为何所有太医都统一口径?这本身便是一大疑点。”夏侯纾双眸闪过一丝锐利,“更何况,事情过去这么多年了,陛下可知道萧皇后所中何毒?下毒之人又是谁?”
独孤彻反复陷入沉思,脸上流露出深深的痛苦与不忍。他的内心如同被狂风肆虐的海洋,波涛汹涌,难以平静。他的眼神深邃而忧郁,仿佛在凝视着无尽的黑暗深渊。他的手紧握成拳,青筋暴起,仿佛在努力抑制内心的愤怒和痛苦。
“是一种叫做鸢羽的花提炼出来的毒素。”独孤彻开口说道,“你还记得你之前去查丞相府的易舞的案子吧?阿蕴当时的情况就跟易舞一样,十分诡异,连宫里的太医都诊断不出来,还妖言惑众,说阿蕴是被妖邪附体才丢了性命。钦天监也说,阿蕴在封后大典前暴毙的消息一旦传出去,世人只会觉得是她德不配位,才会招致祸患。朕不愿让其他人觉得阿蕴是不祥之人,也不希望他们用异样的眼光看待昔恬,所以只能隐忍不发,匆匆将阿蕴下葬了。”
夏侯纾终于明白,为何当初自己为何会接到这个奇怪的任务。她一直以为独孤彻是在调查丞相府和陵王府的勾结,却没想到其中还隐藏着这样一桩命案的线索。她回想起白芍曾经告诉她的话,鸢羽是西岳国特有的一种毒。如果在七八年前,这种毒就已进入南祁皇宫,并且毒害了一国皇后,那真的太可怕了!
“关于下毒的人,朕实在难以启齿。”独孤彻忽然垂下了头去,神情落寞道,“纾儿,你或许不会相信,江氏和李氏曾是母后的侍女。阿蕴有了身孕之后,母后便以阿蕴年轻不懂事为由,特意派了她们到王府来服侍阿蕴。朕一直以为,他们是母后的人,不会伤害阿蕴,也从未提防。直到阿蕴去世后,朕不想睹物思人,才送她们出宫,并暗中派人监视,防止她们将阿蕴的事情说出去。”
“陛下的意思……下毒之人是帝太后?”夏侯纾的声音微微颤抖着。尽管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可她依然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顾自反驳道,“这怎么可能?就算帝太后不喜欢萧皇后,可萧皇后毕竟是陛下明媒正娶的妻子。而且当时萧皇后刚诞下了福乐公主,帝太后怎么会下此毒手?那江氏和李氏既然是从前服侍过帝太后的人,为何要反咬一口?她们会不会是受人指使,想要嫁祸帝太后?”
“朕宁愿相信这是有人故意栽赃嫁祸,可是纾儿,这就是真相。”独孤彻满脸愁容,双手遮住面容,声音中充满了悲凉与无奈,“母后知道朕暗中派人监视着江氏与李氏,先前一直没有动手。这些年,母后大概是发现了朕在秘密追查当年的事情,担心她们会将真相泄露出去,所以私下派了不少杀手去行刺。李氏的兄弟和侄儿便是丧命于那些杀手的刀下。正因如此,李氏才决定向朕揭露这个埋藏多年的秘密。”
夏侯纾与姚太后打过多次交道,深知她并非善类,但却无法想象她会对自己刚刚生产完的儿媳下此毒手。苦思冥想后,夏侯纾仍然无法理解,于是问道:“帝太后与陛下是亲生母子,她为何要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