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大唐的美食 (第2/2页)
至于后世浑身都是宝的猪肉,为何没能在贞观年间普及开来。
原因也很简单,猪肉若不经妥当的处理,肉的本身会带着让人难以下咽的‘肉骚味’。
再加上,猪相较于牛,羊来说,因生活习性脏乱的缘故,这就导致王公贵族看不上,黎民百姓不想吃的尴尬局面。
只是,这样被人处处瞧不上的猪五花,在李泰眼中简直就是无上美味啊。
要知,后世猪肉虽是千家万户的必不可少的美食。
但能吃的基本都是长白猪,皮特兰猪,杜洛克猪为主的种猪,这就导致后世吃的猪肉越来越没猪肉味了。
而在贞观年间,随便拿起一块猪肉那都是纯天然,无污染,无激素的两头乌,陆川猪,太湖猪等等。
这在李泰这等老饕眼中,简直就是无上的美味啊!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做菜的调味料相较于后世来说还是太匮乏,只有盐,糖,酱油,胡椒,大葱,香菜等。
而辣椒这些还都未出现,这对无辣不欢的李泰来说属实遗憾。
“看样子,抽空还得腾出一块地来把辣椒种上才是。”
虽能用的调味料不多,但做一顿红烧肉也是绰绰有余了。
李四喜原本还撇着头,苦着脸,心中还在琢磨万一待会王爷让他试吃,自己该如何才能保持面带笑容的前提下说出溢美之词呢。
毕竟,君子远庖厨的观念深入人心,李四喜家族世代都服务于李唐皇族,在他印象中还从来没有见过李泰进过厨房呢。
这突然心血来潮地来厨房叮叮当当,那做出的吃食简直不敢想。
就在李四喜等御厨都苦着脸,唉声叹气时,不一会功夫浓郁,美妙的肉香味便弥漫在厨房中久久不散。
刚刚还提出质疑的李四喜忍不住翕动了下鼻翼,登时眼前一亮忍不住问道:“敢问王爷,此物真乃猪肉所制?竟会如此好闻!”
李泰这一手看似平平无奇,充其量只是做了道后世的家常菜罢了。
但这对于贞观年间的古人而言,所造成的冲击力不亚于八级大地震好吧!
“此物色泽红亮,肥而不腻故名为红烧肉。”
李泰一边摆弄着锅铲,一边冲着围观的御厨们吩咐,道:“你们一个个都好好看,好好学,哪里有不明白的地方就问。”
“以后,你们就按照我这个流程做菜就行。”
正所谓,法不传六耳。
在贞观年间,不管是医学,文学,武学等等等……
想要获取知识的难度都远不是后世所能想象的,有很多宝贵的技法,知识那更是传男不传女,传嫡不传庶之分。
若想拜入师门,那更是要经过重重考验方才有一线机会。
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人会如此尊师重道的缘故。
但如今,李泰在烹调红烧肉时竟毫不藏私,不但允许府中厨师在旁围观不说,还特许他们提问之便。
此等恩赐之举,激动的那些厨师们呼吸急促,身子都不自觉的开始颤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