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四章姜子牙的钥匙 (第2/2页)
我不由想起邢老师做过大明皇帝朱元璋的事,连忙问三伯伯:“那祖上为什么要改姓?”
三伯伯的目光中不由露出一丝回忆,缓缓道:“我小时候也是这么问过我的奶奶,我奶奶说当年的刘伯温被大明开国皇帝忌惮,送归青田老家,归乡之后的刘伯温做出了一项惊人的决定,他强令本家的一支血脉改姓为许,并远迁中都府。当时刘家人都不理解为什么好端端的要突然改姓氏,刘伯温意味深长地说了这样一番话,未来那三个人里头,会有一个是咱俩老刘家出来的,必须要让她姓许。”
听了三伯伯的那番话,我顿觉醍醐灌顶,心中谜团瞬间解开,难怪如此……
曾经我出于好奇,向邢老师提出一个疑问:“为什么第一任封神记录者和第二任封神记录者都姓许?这也太凑巧了……”
邢老师给我的解释是,“当初第一任封神记录者许仲琳下过一个敕令,历代封神记录者必须姓许。”
要知道,掌握着特定权限的执掌者都拥有着可以在自己领域范围内下达敕令的权利,比如有名的“狐黄不过山海关。”
很多世人至今都误以为是大清皇帝下的这个敕令,实则不然。当年明太祖朱元璋挥师北伐,在东北之地,意外得到了五家大仙的鼎力相助。可是朱元璋希望五家大仙能够一心守护好东北这片土地。在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朱元璋郑重其事地颁布了那条著名的敕令:“狐黄不过山海关。”命它们镇守东北土地。果然,五家大仙老老实实,一直不敢跨过山海关半步,直到大明王朝覆灭,这个敕令才算作废。
邢老师年轻之时,还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被人骗去东北立堂口,跪拜过五家大仙,把当时在东北山洞里修行的五家大仙给吓得心惊肉跳。
然而,并非只有当皇帝才可以下达敕令,当时拥有封神记录者这个身份的许仲琳,也可以下达在他领域范围内的敕令,那就是他希望历代记录者都是许姓。
那时候,我觉得这个许仲琳也太会装逼了,还必须得跟他姓,才能当上这个封神记录者。
现在想想,恐怕刘伯温那时早已预测到,才会让后代人改姓迁居。
那天晚上,我刚沉入梦乡不久,忽觉意识轻飘,就看见元神御历从躯壳里脱体而出,化出一道霞光翩然落在七彩祥云之上,祥云载着她一路疾驰而飞,没过一会儿,就遥遥望见云岚翠影、清寂幽古的山巅之上伫立着一座宫殿,与神界中那些金碧辉煌、气势磅礴的宫殿不同,这座宫殿透着一股超然出尘,映远横空,重檐琉璃瓦的宫殿前是一条用白玉石铺成的玉阶。
正是上次杨老师的元神三公主也来过的姜子牙的宫殿,据说姜子牙不喜天规森严束缚、往来纷扰喧嚣,在上一次封神大战结束之后,在下界寻觅了一处幽静的居所,以避世清修。
在驾云赶往这里的一路上,御历都在暗自揣测着这次姜太公突然召见,究竟是有何事?
只见姜子牙的殿门大开,似乎早已在等候着她,御历从七彩祥云缓缓降落,进入殿内。
姜子牙依旧是一袭道袍,端然高坐于大殿之上的尊位,浑身散发着莫测高深的超凡气质。御历踏入大殿,心中不由自主地生出敬畏之情,她不敢与姜子牙的目光相接,刚一进入,便立即恭谨地俯身下拜,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尊崇:“御历,拜见姜太公。”
姜子牙的面容沉静如水,深邃的眼眸仿佛能洞察世间一切,他凝视着下方毕恭毕敬的御历,沉声道:“时间已到,该把属于记录者的东西交给你了。”
自从认识邢老师以来,御历得了不少关于写作的东西,原以为这次姜子牙送给她的,又会是带着某种助力写作的秘宝。
然而,随着姜子牙的话音落下,一把青铜色的钥匙悬浮在御历眼前,在看见这把钥匙的一刹那,御历先是茫然困惑不已,给了把钥匙是要开什么的?随即她又恍然大悟,人间的转世许小倩曾有那么一回找元辰测过字,所问的是有关于写作方面的事,测得当然是一个‘御’字。
当时,元辰对于这个字的解说是这样的,“这个‘御’字的偏旁部首是一把钥匙,你要想把小说写出来,就得先拿到这把钥匙才行,不过这把钥匙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到手的。”
御历不由眼眶发热,就像一个旅人长途跋涉寻觅宝藏,最终在沙漠中挖到了金子一样。
姜子牙的钥匙,意味着这段时间她的关已过。
我慵懒地蜷缩在床上,意识随着元神一起游离在姜子牙的大殿之中,嘴角不自觉挂着笑意,为自己这一次的过关感到由衷的高兴,忽地窗户被人轻轻拉开,一阵阴风突兀地吹进来……我的双臂裸露在被子之外,都不由自主被风吹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带着寒气的阴风忽地打着旋般落在我床边,即使躺在床上的我也能清晰地感受到有两道深深的视线停滞在我身上,半晌,一个幽幽的女子声在屋内响起,宛如夜风中轻拂的细语,“许小倩已经得到了姜子牙的钥匙,我们该如何是好?”
随即,一个沉稳的男子声音,语气凝重道:“不能让她恢复记忆,否则门就被她打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