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莹电子书www.ibingtxt.cc

字:
关灯 护眼
冰莹电子书 > 未蓝启示录 > 第二卷:末日 第110章 自由=开拓

第二卷:末日 第110章 自由=开拓 (第2/2页)

尚城一张嘴就站在了战友情、同志谊,生死与共这种道德制高点上,易风竟无言以对。

“本来,我还想问问你们会不会理发,能不能把理发的事儿也一并给帮忙办了,先理发后画圈,洗剪吹一条龙。后来想了想,剃光头没什么技术含量,大家互相理一理就算了,就不多麻烦你们了。”

“谢谢你能体谅我们啊,尚团长,谢谢啊!”易风口水都快喷到尚城脸上了,然后就看到702团的几个大光头一脸微笑着走进来打招呼。

这几个都是702团团部的人,出征西丁市以及突围时都多少打过照面,已经算混了个脸熟的。

每一个后脑勺上的圆圈,都是一个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执念和信念。

易风四个就这样被尚城给套路了。

莫名其妙给拉了壮丁、打了零工,而且还不是三两天能干完的,工钱似乎就是给易风送来的那几趟吃食。

吃人嘴短、拿人手短。

古人教诲,诚不我欺。

就这样,被打残了的整个702团在尚城策动下,男同志个个都顶了光脑袋,然后脑壳后面都被易风四人众圈点一番,自此虽久历风霜血雨洗礼,依旧熠熠生辉。

AC228年5月5日。

卫星地图上,东华内陆,有一个第五大的内陆湖,叫宏泽湖。

此湖水深不过六米,却是水生资源丰富,鱼类种类上百种,而两岸农作物更是兼具南北,黑麦、黄稻、油麦菜并重。

行尸泛滥之前,此地乃是东华国出了名的鱼米之乡,如今却是人烟稀少、满目疮痍。

在宏泽湖的湖畔有一个周围稻田环绕的小村子,名曰“周济”。

此刻,残垣断壁的周济村里,一伙衣着混杂、手持五花八门武器的家伙正在烧火做饭。

“什么人,站住!”

一声大喝,接着就有枪栓、子弹呼啦啦上膛的声音,老式步枪、土枪、火枪在乱世一起野蛮生长。

“这里是第102巡守队吗?”

一个男子声音从远处传了过来,不慌不忙。

“没错,你们是哪一部分的?”有人冲着围墙外喊,口气颇有些和平时期看那些剿匪剧上头的感觉。

“来102巡守队报到的。”那声音回答道,随后四个人的身影便出现在周济村的村外。

“老大,说是报到的。”墙上站岗的说道。

“报到的….哇塞,这么眼熟,大明星!”另一个声音窜上了围墙。

“弟兄们,快来看,叶天语,叶天使来了。”另一个尖细的声音大声嚷嚷道。

“呵,叶天使!天语,有你的粉丝。”易风一边嘀咕着,一边大咧咧向围墙靠过来,而他的身后跟着常飞、赵盾和叶天语。

四个人缘何会从陇西基地蹦到千里遥远的宏泽湖来呢?

翻开史册,后人往回看,能清晰的看到那段历史脉络,而当时置身其中的人只能看到眼前的片段。

约一个月前,也就是AC228年4月5日。

各基地从绝境中得以喘息之后,纷纷开始清理食人鸟和行尸集群遗留的尸体、残骸,同时审查、隔离、及处决感染者。

而武装起来的囚徒虽多有死伤,但活下来的也不少,毕竟囚徒和战士并肩作战,没理由食人鸟和窜上墙的变异体只捡囚徒下嘴,生死时刻众生平等。

当然,战场是挑选勇者的地方,囚徒中的羸弱、无能、畏首畏尾者,反而被行尸集群的突袭清洗一空,剩下的几乎大都属于相对彪悍或心理过硬的,而且数量也比较可观。

仅东华,就达到了超出预期的168万,也就是说差不多一半的囚徒战死,另一多半则活了下来。

这一百多万武装囚徒,背枪负弹,呼朋唤友,让各个基地开始弥漫起紧张的气息。

于是,一项关于囚徒的处置计划,从全球高层的会议圆桌上火热出炉。

“自由=开拓”,计划的内容与它的名称一样简单。

鉴于在押人员在保卫基地战役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全球国家联盟最高会议决定:

所有愿意为人类自由继续战斗的,允许保有武器,但必须加入由各国军队骨干组成的巡守者部队。

该部队将肩负两大使命:

其一,在非大战时,展开小股穿插的游击战术,以各基地为跳板,向周边逐渐渗透并建立可依托的据点。一方面收集基地急需的战略资源,另一方面,在保存自身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消灭不死生物。

其二,在大战时,各巡守者部队必须全力回援各基地,参与基地的防守。即便是无法及时返回的,也必须在敌人后方策应打援,配合主力作战。

此计划坚持自愿的原则,凡不愿参加巡守者部队的,则必须要交出枪械,继续在羁押区执行各自的刑期。当然该刑期已经根据其在防卫战中贡献的大小,做出了适当的减免。

而参加巡守者部队的,在巡守者任务结束时,不论他们曾犯过何罪,都将获得自由。

假若只将“自由=开拓”计划,从历史中剥离出来,它所体现的领导智慧很难让人相信,其后一连串的败笔也是源自同一群人之手。

基于当时的斗争和敌我态势,公允的讲,该计划使人类对行尸的战争,从被动防御变成了主动防御。

甚至还比较灵活的利用了敌方提出的“适度自治”条件。

不管对方基于何种目的,大概率不会对零散的幸存者据点进行大军团攻击,否则行尸集群一拥而上、吃肉饮血,活人死光了还自治个屁。

如此一来,巡守者部队,可以将“巡”和“守”灵活结合在一起。

平时,化整为零的小分队,以基地为中心小心扩散开去。只要队伍里的人不是傻蛋,可以“敌进我退、敌停我打、敌退我追”,将不死生物们一小股一小股吃掉。

遇到敌众我寡或形势不利,马上跑路回撤。

这么长时间的拉锯斗争下来,人们至少肯定了一点,数量最多的行尸们,根本无法繁衍,说是不死,那是没被爆头,实际上自身也在持续腐败、腐朽。

单纯做减法,行尸是杀一个少一个,对方也心知肚明,但似乎也无能为力。

从大爆发开始,到不久前的阴谋突袭,对方应该也是存了一鼓作气、一战而决,速战速决的心,也确实有一些国家、一些基地因此灭国、灭族,但主要大国、主要政府、主要人类基地依然扛了下来。

所以,各国政府推断,对方可能起了借鸡生蛋或者圈养活人的心,毕竟大活人才能生孩子繁衍,这才有了“适度自治”的提法。

眼下这个阶段,内不宁、外不稳,大规模军事行动和火力集中打击,很可能招来对方更大规模的报复行动。

而且,事后复盘“暴雪行动”之前圈定的坐标,真的就有敌方指挥中心吗?敌方的首领是谁?高层又有谁?仍然一无所知。

敌暗我明,贼势浩大,那还不如暂时求稳,让那些支离破碎的行尸先自动减员一些。

时间在我。

同时,伴随巡守者分队向外延伸,更多缓冲据点会随之建立,既可以是落脚点,还能成为散落在外的幸存者以及先前溃兵的收容所。

一旦巡守者及其据点达到一定规模的话,还能成为拱卫大基地的卫星城。

经历了行尸集群一夜骤现,并毫无征兆的突袭围攻之后,各国政府,对卫星的效用多少有了些担忧和怀疑,人类哨兵再次凸显出了存在价值。

一旦到了战时,这些游荡在外又经验丰富的巡守者部队,完全可以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不论是守城还是打援,都是能战之兵。

况且不少人的亲属还握在各国、各基地的手中,再说还有数万插队的军队战士,这些战士配备统一的通讯器材,统一的称呼是“联络官”。

当然,不断的从荒废的世界里向基地输送搜集来的物资,也是巡守者的用途之一。

而提到物资,就不得不提到那项让囚犯们的理性天平向加入巡守者倾斜的分配方案。

该方案的核心即是“所见即为所得!”

意思是,但凡是巡守者所抢救(更多文献称为“掠夺”)到的物资,无论是金银珠宝还是现金钞票,不论是枪支弹药还是坦克汽车,各国政府、基地秉承五五分成的原则,与巡守者对半分。

这一分配方案一经全球公布,顿时一片哗然。

不单单是原本吃不饱的囚徒,就连幸存者基地里的悍勇之徒,甚至于黑帮、雇佣兵,眼睛都变得绿油油一片。

自然就有人主动要求加入巡守者部队,于是各国政府领导下的基地,在经过一番筛选之后,欣然接受了这批志愿者。

最终,巡守者部队更加壮大了,而各国的基地内部秩序也是一天好过一天,因为那些闹事儿的都去前线了!

当然,政府也不会放任这帮家伙不管,平均一个班15人的编制中,就派遣一名军队士兵做联络官。

即便是15比1的编制,单单东华国统计出的138万巡守者数量,派去当联络官就要抽调近10万战士。

再加上负责指挥的各级别将领和配套的指挥机构、保障单元,以及特种作战部队和宪兵,动用的正规军对外宣称有25万。

10万也好,25万也罢,其实真正远离基地、散入无人区巡守开拓的还是那130多万的巡守者。

当然,各国政府也不会明说“我们的将领们,远远的遥控指挥囚犯们拼命就行了”,相反一个个动用国家宣传机器,讲述各级将领们是如何的身先士卒带领囚徒们辛苦巡守。

此背景下,宣传偶像叶天语及其所率领的小队在广播、电视轮番轰炸中,就都成了一个个身先士卒、自愿加入巡守者部队,开疆拓土、收复旧山河、抗击行尸肆虐的楷模。

为什么有人称叶天语为“叶天使”呢?

别人、别的小队死不死不知道,但偶像所在小队的人不能死、或死太多,这是普通人的基本认知,所以称为“天使”。

四个人就这样大鸣大放地被派往了巡守者部队,一个月的转战南北后就成了宏湖战区第102巡守队的一员。

而他们的新战友,就是眼前的一帮子秃头,这一伙比702团的那群光头多了不少生猛海鲜的纹身刺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