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这不是本末倒置么? (第2/2页)
【众家臣不解,这柜坊如何才能互通。】
【殿下,如今柜坊存在诸多的问题。】
【首先,大钱钱不一,红铜黄铜的成色重量不同,更有使用大钱重量差距造假的。】
try{ggauto();} catch(ex){}
对此,李世民默默点零头,铜作为钱就是这样的问题。
但没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最关键的是铜生锈之后是有毒的,长期接触难免有毒。
【薛大鼎拿起红票,问道,这红票如何解决?】
【殿下言,这个红票代表一百文足量的大钱,只有商人存了足量的红票,才能获得这一百文的大钱。】
【商人存了多少,那便发放多少红票,谁拿着红票来取钱,那也给他足量的大钱。】
【哪怕红票磨损,断裂,但红票只要是真的,那都能够兑换一百文。】
【这样就无惧铜钱在流通的时候磨损,而且也方便携带。】
李世民点零头,按照重量不按数量,这样一百文就兑换足重的一百文钱,这倒是个好办法!
而且的一张红票,携带方便,就算是磨损了也能兑换,这倒是个好东西啊!
不过···
李世民忽然又意识到了问题,这张纸要是伪造了怎么办?
【梁猛彪问,这若是有人伪造这张纸呢?】
【殿下让众人看这张纸的精美,又若有这个本领,做什么事不好呢?】
【梁猛彪道,若是用上雕版,那只需要雕刻一次,便能无穷尽的印刷了,这该如何解决?】
【殿下道,已经在上面做了防伪,只需要将红票对着光,便能看到其中的奥妙。】
李世民看到这,二话不,拿起对着光看,只见光透过纸张,缓缓出现了人头像的水印。
他一愣,想起之前造纸滚筒的事情,此刻好像明白了什么,露出笑容。
“这燕王,把水印用在这个地方!!”
“这要想伪造,怕不是想破头都想不到!”
【一众家臣半信半疑,对光看去,便看懂了其中有殿下人头像的水印,当即明白了。】
【殿下在言除了水印以外,还有更神奇的,不过需要将门窗都关上再看。】
【众人议论纷纷,猜测可能是发光粉,待关上门窗,果不其然纸币上的数字发着微光。】
李世民看到这,不由的眉头皱起,看向了窗外,只见高大的机械摆钟站立在了广场上。
记得没错的话,上面的指针和数字也是刷上了发光粉的。
除此之外,他记得发光粉还和松脂混在一起,捏成了佛祖,神灵卖给了其他国,由此获得了几十万贯。
这东西这么挣钱,他居然用在这的纸上。
这不对劲。
【马周断言,有这几样技术,恐怕谁也伪造不了伪钞。】
【殿下继续道,除此外红票有属于自己的编号,即便是所有的工序都被人知晓,但编号相同,也算是伪造的。】
【众人不解,这编号有什么用。】
【殿下言,只要发现了相同编号,就能找到地方,顺藤摸瓜寻找伪造之人。】
对此,李世民面露凝色,这居然还有编号?
这么严密的防伪措施,这个东西···很不对劲。
他不知道其中的问题,但这么多的防伪措施,任谁都能察觉到问题。
【薛大鼎又问,除了这个作用,还有什么作用?】
【殿下言,货物也存在问题,比如牛羊活物容易掉秤,桐油怕货,粮食怕潮。】
【这些东西放在柜坊,本身就是很难做的生意,再加上每个地方的物价不同,柜坊难以评估货物的价值。】
【而有了红票就不同,买家拿着红票,自己就能评估,运走,寄存,其中无需固定在柜坊,也无需等候时间,一手红票,一手货物就能完成交易。】
【买家若是想买东西也只需要拿着红票,若是想要兑换成铜钱也可以来到银校】
【如此一来,交易方便,兑换也方便。】
对此,李世民点零头,这红票确实在交易的时候方便了很多。
【除了商人百姓红票,其他的柜坊只要有足够的铜钱,也是能够使用这个红票的。】
【一旦全国使用上了红票,那商人在无论走在哪里都能够用红票兑换铜钱。】
【这样一来,就完成了柜坊所不能完成的互通,不限于地域。】
对此,李世民想了想,然后面露古怪之色:“这太异想开了!!”
在他看来这就是异想开,因为柜坊存在竞争关系,他们有怎么会承认王府的红票呢?
就算是承认,那各地前往幽州兑换铜钱,也是需要时间,需要成本的。
而这不是本末倒置么?
要知道商人之所以会把钱存在柜坊,那就是担心钱和货被抢,所以才存在距离近,且有官方背景的柜坊进行交易,这样才安全。
而使用红票,那距离幽州远的人像兑换铜钱,那不是得去幽州兑换。
这途中不也是有成本,有距离,这不也有危险??
这交易虽然没危险,但是兑换的危险反而更高,这不是本末倒置是什么?
想到这,李世民不由的感觉这事不靠谱,相当的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