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空城记(附《无量寿经四十八愿》13) (第2/2页)
三国王不语,取出一册新三国,交给诸葛。
笑道:你仔细再读一次三国,诸葛亮有没有用第二次空城计!
诸葛恍然大悟。
三国王又解释:比如锁,人铁将军守门,其实锁只防君子而不能防人,人想偷你,什么
锁都只是摆设!空城计也一样,对付君子尚可,对付人无用。三国一书,细读用心领会才有
try{ggauto();} catch(ex){}
收获。以后切莫乱套用!
过了一年。
没毛大虫因犯事被拘,同时也招出了上次偷诸葛家的事。
于是偷去的东西追回了五成。
派出所所长在发还东西时听了这件事,大笑不止。
对诸葛:尽信书上所言,真是一个十足的大笨蛋!
诸葛大羞,无地自容。
此后,诸葛苦读三国,细心研究,终于成了一个有名气的三国专家。
每当上台作报告,必此事。
并总结出一番人生的道理:书上所言,不可不信,不可全信;细心研究,耐心摸索,用心领会
,其用无穷。
后来,诸葛着成一册《三国计谋与商战》。
书一上市,顿时脱销。
诸葛却决定不再重印,让盗版横行于世!
附录:《佛无量寿经·四十八愿》讲记13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为了简明起见,古来大德又从四十八愿中挑选出与娑婆世界众生念佛往生关系最为密切的五愿,作为阿弥陀佛大愿的眼目与核心。
下面我们重点讲一讲这五愿:
■住正定聚愿
也就是四十八愿中的第十一愿。
愿文的意思是,假使我法藏比丘成佛时,生到极乐世界中的人众生等,如果不能住入大乘正定聚,必定证得大涅盘的话,我终不成佛。
这个愿是阿弥陀佛摄众生愿的核心愿,也是阿弥陀佛所有宏愿的心髓。阿弥陀佛的悲智本怀,是为了使一切众生成佛,解脱生死,才让众生往生净土。往生净土是为了成佛,并不是为了享受。从净土三经对极乐世界的描写,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佛陀只是想告诉我们,西方极乐世界是一个修行的好处所,那里具足各种便利修行的优胜条件,而没有任何人间的逆缘与障碍,是一个安稳舒适的理想的修行道场。
所以,在往生净土的问题上,应该破除两种错误的看法:一是贪图享受。因为厌倦我们这个世界的痛苦,从而贪图西方净土的快乐,有些居士甚至认为只要到达西方净土,替阿弥陀佛扫扫地,也就行了,殊不知这是违背阿弥陀佛本愿的想法。第二种错误的看法是,以往生净土为最终目的。认为只要生到净土世界就已经成佛了。以上两种看法都是不正确的。
在对待净土的问题上,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往生净土是为了寻找更好的修行条件,是为了更好地修行,并不是最后的目标,往生的目标是为了成就佛道。因此,发菩提心对往生者来,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发菩提心,才能与阿弥陀佛的本愿相应,才能最后成佛,证得不生不灭的涅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