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您猜怎么着? (第1/2页)
没错,在这场仪式中,燕王喜只册封了燕起一个人。
剩下其他的贵族,则全都要由燕起来分封。
之所以这么做,也是为了提升燕起在辽东的权力。毕竟燕丹早就已经和燕王喜说明,之所以将燕起封到辽东去,就是为了给燕国留下一丝火种,确保在燕国被灭的情况下燕国的社稷能得到传承,宗庙可以继续得到供奉。
在这种情况下,燕王喜自然不可能在辽东给燕起掺沙子。于是便索性将所有的老贵族都甩给了燕起,让他们成为燕起的封臣,以确保燕起在辽东可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至于为什么燕起只被封为候城侯而不是辽东公,这其实是燕起自己要求的。
一来候城已经很大了,足以容纳所有的老贵族封臣。二来则是他此时虽然是地方诸侯,但将来毕竟是要继承大统,成为燕王的。
他也不希望整个辽东都变得封建化,于是便刻意要求将封建区击中在候城附近,而其他地区依旧保持郡县制,确保自己将来继位之后可以彻底掌握整个辽东。
至于这么做会不会出现辽东郡守钳制燕起的现象……燕起表示,没这回事。
自己虽然是候城侯,但是没说不能兼任辽东太守啊!
我诺曼底的公爵跑巴黎去当市长,这很合理吧?
到时候燕起就是以封建贵族之身统辖地区军政,权力可以说是大的没边。
……
“秦氏族长秦宣,于襄平之战中亲率族兵,袭扰秦军粮道,为我军战胜秦军奠定基础,功劳甚大,今特封其为子爵,封地XXX”
最先被燕起册封的是秦宣,毕竟秦氏族兵在襄平之战中功劳太大,而且人家本就位于辽东,不封不行,因此燕起直接给了他子爵的爵位,让他获得比其他贵族都高的身份。
“臣,秦宣,叩谢主君!”
从今天开始秦宣就不再是燕臣了,而是“候臣”,因此他叩起首来也是毫无压力。
秦宣封完,接下来就是鞠武的儿子了……没错,
。鞠武的儿子。人家鞠武毕竟是燕国相邦,资历深厚,自然不可能臣服于燕起,因此他便直接让自己的儿子接替自己的位置受封,而他则是从燕王喜那里搞到了一个荣誉头衔,继续留在蓟城当宰相。
这么做有点作弊的意思,毕竟燕起要的是把所有的贵族都搞到辽东去,不让他们影响塞内的国政。只是鞠武资历实在是太老,燕起不好逼迫太甚,于是也就只能听之任之了。不过也仅此而已了,除了鞠武之外,其他人都只能乖乖跟着燕起走,不得在塞内继续逗留。
鞠武家的封地不是很大,其实也就和一般的老贵族差不多。不过考虑到人家毕竟是老臣,因此燕王喜特意开恩,赏了他不少的土地,以至于他们家能够成为一众新贵中唯二的两个子爵。而除了他们家之外,其他的贵族统统都被封成了男爵,手上只有十个骑士领。
十个骑士领的名额在短期内还是够用的,毕竟大多数贵族也生不出十个儿子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贵族们的后代越来越多,十个骑士名额是肯定不够用的。到了那个时候,那些没有继承权的骑士次子们要嘛乖乖留在村里给大哥当领民,要嘛跑到城中另谋生路。而这,也将是燕起收割这个贵族的一个重要手段。
不过这一切还是有些太远了,就目前而言,贵族们还是对自己的封赏很满意的,所有人按照顺序进入殿内,接受燕起的册封。等得到燕起的封赏之后,他们再从殿内走出,走到王宫之外,准备开始册封自己的儿子。
没错,男爵册封骑士的典礼也在今天举行。毕竟王室都已经将场地布置好了,与其回家自己另行布置场地,还不如借用这里的场地,将儿子们一并封赏掉呢,至少这样还能剩下一笔不少的钱。
而也正是因为这样,今天整个蓟城可以说是人满为患。那些平日里分居在燕国各地的贵族都来到了蓟城,参加这场盛大的典礼。毫不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